通化市全力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近年来,我市以农机化“2674”工程为载体,突出抓好机械化示范基地、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农机生产服务组织建设和农机安全生产四项重点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抓好工作落实,全力推进农机化工作再上新台阶。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0万千瓦,同比增长4.4%,拖拉机拥有量达到5.9万台,联合收割机达到3783台,配套机具达到11.2万台(套)。开展示范区创建活动,提升农机综合作业水平。全力实施通化市农机化“2674”工程,将国家和省农机惠农政策、农机项目和我市农机人才与技术服务向示范区倾斜和集聚。项目区内,共建设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6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完成新建全程机械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示范项目1个,累计达到12个,其中,柳河县5个,辉南县7个。全市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1.3万亩,项目区内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4个市级特产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生产面积3.5万亩,其中,蔬菜生产示范面积1.5万亩,人参生产示范面积1.6万亩。辉南县被评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落实国家农机惠农政策,提升农机装备水平。首先,按照省农机购置补贴延伸绩效管理方案要求,对各县(市、区)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进行了绩效考核。其次,积极争取农机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近年来,我市开展了农机保护性耕作补贴示范项目3500亩,其中,辉南县3000亩,二道江区500亩。同时,按照省农机补贴方案要求组织完成了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制定和上报工作,共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463万元,补贴机具2654台(套),惠及农户2124户,拉动农民投资1.3亿元。通过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了我市农机的更新换代,有效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
积极培育发展农机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采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项目推动和宣传推介等措施,扶持、指导农机大户、种粮大户,以机具入股、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培育发展了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了210个。同时,发挥农机经营主体的示范引导作用,组织各县(市、区)开展了吉林省全程机械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装备建设项目申报,辉南县大椅山镇农原农机专业合作社申报成功,总投资400万元,其中,项目补贴资金143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27台(套)。辉南县仁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为2018年省级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
(来源:通化市人民政府)
- 上一篇:向九层吹塑薄膜发起挑战二
- 下一篇:对讲机的有效距离及价格对讲机哪个牌子好【资讯】